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诚邀优秀青年人才加盟博士后

发布者:王坤发布时间:2023-03-24浏览次数:77

一、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简介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是目前国内从事能源、动力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单位之一,1960年设置动力机械工程系,1986年9月,经原机械工业部批准成立上海机械学院动力工程学院,2008年12月动力工程学院更名为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学院1981年是我国首批硕士点、1984年我国第二批博士点,1998年我国首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同时拥有“力学”一级硕士点、“动力工程”工程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和二级学科博士点“制冷及低温工程”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和“制冷及低温工程”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学院有“能源与动力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储能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2022年学院在校生数1903人,其中本科生1001人、研究生902人,研本比达到1:1.09。

作为学校“3151”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一流学科、I类高原学科,先后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和10多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和10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学科为国家和本领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造就了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家刘高联、热能工程专家陈之航、制冷低温学家华泽钊等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学科为培养大批行业领袖和技术骨干。学科为学校建设特色显著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和成为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型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学院在上海市地方高水平高校建设连续支持下,紧密围绕“叶轮机械流动控制及检测技术”、“制冷低温创新技术与装备”、“智慧清洁能源技术与装备”、“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动力装备功能材料与关键技术”、“航空与舰船装备技术交叉创新”等特色方向建设。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博士学位比例87%,目前学科团队总人数189人,其中教授53人、副教授79人;聘任中国科学院郑平院士等4人、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百千万工程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科院百人等人才。上海市学科带头人/东方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省市级人才29人,2021年全职引进院士1人,2022年全职引进院士2人,为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础;近年来学院承担了众多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同时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为团队建设提供了经费保障;学科拥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5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3个,卫生防疫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为团队建设和项目申请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


二、学校根据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设立“沪江博士后发展计划(以下简称沪江博士后)”“团队博士后发展计划(以下简称团队博士后)”。 沪江博士后申请人的研究方向应符合本学科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总体目标,有利于学科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推动相关方向科研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形成新的研究特色,坚持“任人唯贤、严格把关、宁缺毋滥”的聘用原则。


工作年限:一个聘期为3年,即沪江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为3年。


(一)进站标准

申请人在申请进站时,需提交“学校博士后申请表”以及“流动站入站资格审查表”(见附件一)。

1、沪江博士后合作导师要求

1)合作导师应具备博士生导团队格,能够尽职尽责、全身心投入博士生培养和博士后指导,并在博士生培养、博士后指导方面取得突出业绩。

2)合作导师必须具备充足的科研经费、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工作场地。合作导师优先选择承担国家、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教师,或高水平大学建设或团队建设重要研究方向的负责人。2、沪江博士后申请人要求

1)申请进站人员年龄原则上应在35周岁以下,且博士毕业不超过三年;

2)申请人进站前科研总绩点数应在8(包含8)以上;

3)申请人的科研方向以及博士后期间即将开展的科研工作必须符合bat365在线登录入口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团队建设需求,属于急需和重点研究方向的优先,并可适当放宽进站条件(由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小组最终解释);

申请人在满足学校的进站要求前提下,必须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后,可进入本流动站的进站流程。


(二) 进站流程

符合“进站标准”申请人,流动站组织“进站评审会”,会议,主要事项为:

1)考察申请人的思想品德、学术能力、研究计划、预期成效等;

2)给出是否同意进站的决定(如申请人数超过年度计划人数,择优录取)。

进站流程为:

申请人提交申请表和资格审查表——管理小组主任初审——初审通过者组织“进站评审会”——通过后办理进站手续、进站。


(三) 沪江博士后待遇和权力

1)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按照《bat365在线登录入口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享受其规定的基础津贴(基本工资、生活补贴等)、科研经费、购租房补贴和科研成果奖励等待遇和奖励。

2)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有权使用合作导师负责的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及工作场地;有权并优先使用学校公共实验平台;若博士后从事的科研工作属于合作导师的科研课题,合作导师有义务为其提供必要的差旅、会议和文章发表等费用(根据业绩情况总额度不超过6万元/年)。

3)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申请高级职称评定,学校根据其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果等(教学能力由博士后流动站组织认定),为其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

4)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成绩优秀者,可以在进站2~2.5年后提出入职申请,并经学校人事部门考核后提前转入bat365在线登录入口正式编制,仍然享受博士后相关待遇并需按要求完成博士后工作内容,直至工作合同结束。

附件一.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