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在线登录入口(原上海机械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全国首批一级学科,现隶属于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学科起源于1910年代设置的蒸汽机室,成长于1960年代设置的动力机械工程系和1980年代成立的动力工程学院。学科1981年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84年获批热能工程博士点,1991年成立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获得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拥有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学术硕士点8个和工程硕士点1个。2001年成为上海市首期重点学科,2012年成为上海市一流学科,2015年成为上海市高原重点学科,现为上海市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拥有能源动力工程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装备制造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换热技术与冷却装备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中国机械工业环保制冷剂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机械工业燃煤污染物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离心泵设计与虚拟仿真实验室。学科建有中美沼气制油研究中心、多相流与测量研究中心、交通运输行业卫生防疫技术研究中心、燃气轮机行业创新中心联盟、智能家电行业创新中心联盟等教学研究基地。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4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莱布尼茨奖”获得者1人,省部级人才45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人员近60%,组成了一支高学历、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学科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0门、上海市重点课程15门,取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学科聚焦能源动力国际前沿,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研究方向覆盖能源动力基本科学问题和能源动力装备制造的关键技术,涉及能源清洁高效转化与利用、先进能源装备开发、制冷低温技术与设备创新、叶轮机械流动控制与检测、颗粒与两相流先进在线测量、高效储能材料与技术创新、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技术应用等领域,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近十年,学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4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1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6项;
学科具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有较强科研能力、勇于创新的研究型和工程型高级技术人才。本学科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名列第9(位列B+),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前10%~20%,不仅吸引了国内众多学子,也吸引了海外大批优秀人才前来学习。迄今,已培养本科生17000多人、研究生5000多人,员工累计获得国际创新大奖5项、全国老员工节能减排大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45项、省部级奖项112项。
学科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影响力显著增加,造就了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家刘高联、气液两相流专家陈之航、低温生物学家华泽钊,及沈丙正、陈康民、赵学端、王乃宁、李燕生、吴文权、蔡祖恢、王伯年、张华、蔡小舒、杨茉、黄典贵等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著名学者。正是这一批优秀教师的不懈拼搏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团队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学科的辉煌历史。